马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肾脏病科

阻断药伤肾怎么办?肾脏保护攻略请查收!

在现代医学中,阻断药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任何药物都有其潜在的副作用。上个月,我就遇到了一位长期服用阻断药的中年男性患者,他告诉我因患有某种慢性疾病而长期服用阻断药,但是逐渐出现了乏力、食欲不振、尿量减少等症状。

为了明确诊断,我为他安排了尿液分析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受损。患者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担忧,于是向我询问该如何治疗,随后,我为他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服用阻断药后肾脏功能出现损害,通常都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引起,首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停止继续服用相关阻断药物。

在服用阻断药后,出现水肿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氨苯蝶啶片等利尿药来减少身体多余水分,保护肾脏功能。若是损伤严重,已经出现肾功能衰竭,需要使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来缓解肾脏负担。

面对患者的情况,我给予了相应的治疗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乏力、尿量减少等症状得到了缓解。同时,我也告诉他,在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保护肾脏:

1、合理饮食:应遵循低盐、低脂、优质蛋白的饮食原则,如瘦肉、鱼、蛋、蔬菜水果等。同时,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减少动物内脏和肥肉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定期监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检查和尿液分析,以便及时发现肾脏问题,一般建议1~3个月最近一次复查。此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总结来说,药物虽然能治疗疾病,但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因此,在服用药物时,我们必须谨慎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肾脏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布时间: 2024-05-17

友情参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妙手医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