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颤是通过非同步电除颤进行救治的。

室颤是指心室快速(250~600次/分)无规律的跳动,最常见的原因是由心肌缺血引起的,如冠心病,在室颤发作时患者会突然地丧失意识、抽搐、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心脏骤停,发生猝死的风险高。

非同步电除颤是治疗室颤最常用的方法,且可以在任何时间放电来消除室颤。但是需注意的是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房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或者因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房颤是不能用电除颤的。在进行非同步电除颤时,电极板应该紧贴患者的皮肤并稍加压,不能有空隙。与电极处接触的皮肤应涂导电糊,或者盐水纱布,紧急时甚至可用清水,但绝对禁用酒精,避免引起皮肤灼伤。

时间是治疗室颤的要素,每延迟非同步电除颤1分钟,复苏成功率将下降7%~10%,因此建议尽早的非同步电除颤可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