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可能会发热持续,也可能会间歇发热。

心内膜炎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心脏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此外心室壁内膜或邻近大动脉内膜也易被侵犯,患病后因为病原体侵入血流,如纹身、静脉注射、瓣膜置换者。病原微生物通过血流侵袭心内膜,异常的心脏瓣膜利于病原体寄居并生长,人体免疫力不足以抵挡病原体的侵袭,病人多有发热表现,可能会发热持续,也可能会间歇发热,还会出现全身不适、睡醒后大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头痛、背痛、肌肉关节痛、皮肤苍白等表现,听诊可有心脏杂音,如不及时治疗还可发生脑栓塞,如言语不利、口齿不清、行走不协调、偏瘫、记忆力障碍等,发生肺栓塞时可有胸痛、呼吸困难、吐血等表现。

心内膜炎一般与心脏病史有关,治疗上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等治疗原则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胶囊等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采用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