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艾灸多久做一次比较好

全身艾灸如果是用于治疗寒性疾病,一般3-4天做一次比较好;如果是用于养生保健一般一周一次比较好。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中医疗法。全身艾灸有助于活络全身气血,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艾灸讲究循序渐进,因此两次艾灸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宜太短。像一些寒性疾病,如风寒感冒、肾阳虚证等疾病的治疗,多是3-4天施灸一次;全身艾灸因为施灸的部位较多,间隔时间应该拉长一些,一般都是一周做一次即可。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须处理。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敷。此外,施灸时应注意艾火勿烧伤皮肤或衣物。用过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玻璃瓶,以防复燃。

艾灸期间,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不吃生冷食物、不饮用冷饮、浓茶、咖啡,禁烟酒,注意防寒保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