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概述:

肝郁气滞证主要指的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导致的证候。此类病症,在临床上多出现胸胁、少腹胀闷窜痛,喜叹息,情志抑郁的症状。也有些患者会出现急躁易怒,咽喉部出现异物感,或者是出现瘰疬、痰核、瘿瘤、胁下肿块等症状。妇女患者可能会出现经前期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严重会出现闭经等症状。

病因病机:

导致这些症状的出现,多数由于以下病机导致的。肝失疏泄,肝经经气不通畅,所以会出现胸胁,少腹,乳房等部位的胀痛感觉。肝气失于条达,则会出现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的表现。喜叹息是因为,叹息过后机体气机能够得到短时间的通畅,所以喜叹息。由于肝气郁结,津聚成痰,痰随气逆,正邪相搏于咽喉部,所以会出现有咽喉部的异物感,如果气结于颈部,则有可能会出现痰核、瘰疬、瘿瘤等。气滞日久,肝脉瘀阻,就会出现胁下肿块。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气血瘀阻,就会出现妇人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的症状。

肝郁气滞证多种是以情志抑郁,肝经循行部位胀痛,妇女月经不调为主要辩证要点的。

治疗:

对于肝郁气滞证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以疏肝解郁为主要的治疗原则,根据出现的不同病症,采用不同的方剂治疗,常用的治疗方剂有: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旋覆代赭汤、四磨汤、木香顺气散等方剂,通过这些方剂的加减配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外,除了药物治疗外,可以通过对肝经循行经过的部位,采取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穴位等多种物理疗法来治疗疾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