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质疏松症性骨折

00:00
01:20

医生主讲实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病人常因轻微活动、创伤、弯腰、负重、挤压或摔倒之后而发生骨折。多发部位为脊柱、髋部和前壁其他部位亦可发生,比如肋骨,盆骨,甚至锁骨和胸骨等。

脊柱压缩性骨折多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可单发或多发,有或无诱因,其突出表现为身材缩短,出现突发性腰痛,卧床而取被动体位。

髋部骨折多在股骨颈部,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多见,通常于摔倒或挤压后发生,第一次骨折后,往往发生再次和反复骨折的几率明显增加,髋部骨折还常因感染,心血管病或慢性衰竭而死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