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引发的便血辨别方法

00:00
2:21

医生主讲实录

一,大便的颜色。若颜色为柏油状和黑便,血液多来自上消化道。假如病人进食了猪血,中药等,大便有可能是黑色。若为紫红色混有黏液并有臭味,应想到有直肠恶变的可能。若血色鲜红,则多来自下消化道。但如大量上消化道出血,迅速由肛门排出而在肠内停留时间极短,也可能出现暗红色血。

二,从年龄上分析。儿童便血多来自直肠息肉,其特点是没有疼痛,血色鲜红,不与大便相混。肠套叠的血便称为黏液血便,呈果酱状,患儿有阵发性剧烈腹痛,腹部有时可扪及套叠的肿块,易发于两岁以下儿童。若未成年人便血可从肛门部有无疼痛来分析,无疼痛性便血首先要考虑到内痔,直肠恶变及直肠息肉三个常见的疾患。内痔便血特点是血液附在粪便外或便后滴鲜血,一般不含黏液,常有便秘,无腹泻及消瘦史。直肠恶变的便血早期为鲜红或稍暗色,量不多,为间歇性,常有便秘和排便次数增多交替出现的病史,晚期常同时混有恶臭的黏液。直肠息肉便血成鲜红色,量多,青壮年多见,有时有家族史。

三,便血合并有疼痛。最常见的是肛裂,其特点是少量鲜血附于粪便表面,大便时常伴有肛门部剧痛,便后可持续疼痛数分钟,甚至数小时。肛门外观检查可见后部有一椭圆形裂口,常合并有一小皮垂,称哨兵痔。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