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00:00
1:50

医生主讲实录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导致心产生炎性改变,细菌、真菌等感染也可以导致类似病毒性心肌炎的表现。

肠道病毒、腺病毒引起的心肌炎,约占临床病例的20%至50%,一般来说凡能够引起全身感染的病毒菌均可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但是由于不同类型的病毒和心的亲和力不同,病人个体对病毒的易感性也不同,因此不同病毒引发心肌炎的概率和病情轻重程度也不同。

已经发现的是能够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种类已经达到三十余种,主要集中在肠道和呼吸道病毒的范围之内,国内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b组、第二道无形和a组第九型病毒,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中受体病毒本身直接容积心肌细胞,并借细胞液的自身免疫所引起的心肌损害,基因和自身免疫的影响,中和抗体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等环节。

病毒造成心脏损害有三种发病机制:

(一)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直接导致心肌损伤。

(二)免疫反应。

(三)生化机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