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哪些?

00:00
2:27

医生主讲实录

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哪些

(1)氟制剂:氟对骨有较强的亲和力,进人骨后可取代羟基,形成氟磷灰石,促进成骨细胞分裂,拮抗骨吸收,促进新骨形成。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已经使用了30多年,但近年来它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作用已经面临严重挑战。临床研究证实虽然骨密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并不能减少骨折危险,长期应用反而增加骨折发生率,且胃肠道反应加重。现一般不主张作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用药。

(2)男性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也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但作用较雌激素弱。常用制剂有丙酸睾丸酮、甲基睾丸酮、康力龙、苯丙酸诺龙等,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女性患者应注意男性化倾向。

(3)雷尼酸锶:据报道雷尼锶银对骨吸收、骨形成、骨量累积和骨强度均能起到有益的作用,目前该药已在欧洲和香港等地上市,进人临床应用。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连续使用1年,椎体骨折发生率降低49%,连续服药3年,椎体骨折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降低52%,髓部骨折发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4)其他:如前列腺素、肽生长因子、他汀类药物、植物雌激素等目前均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尚未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