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的测定价值

00:00
02:35

医生主讲实录

起源于肾上腺的嗜铬组织来源的肿瘤称为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外者称为副神经节瘤,两者统称为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能分泌以儿茶酚胺激素为主的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临床上表现为阵发性心悸、头痛、头晕、多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高血压或血管收缩症状。

同时可检测到血压阵发性升高,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由于其特点为儿茶酚胺激素大量分泌无法预计。临床上常与心脑血管意外和高血压的心脑肾的靶器官损伤密切相关,未被控制的嗜铬细胞瘤临床预后欠佳。

在功能线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中,首先需确定的是,是否存在不恰当的儿茶酚胺激素的分泌。目前的方法主要为测定血、尿儿茶酚胺激素原型及其代谢产物,上海交通大学的医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激素的代谢产物,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对嗜铬细胞瘤做出内分泌学诊断并对该方法的临床试验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论为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可以作为嗜铬细胞瘤的一项筛查指标,术后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可以反映手术效果和早期发现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