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的核磁共振诊断

00:00
1:31

医生主讲实录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慢性,多灶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病变,主要见于脑室周围胼胝体、深部白质、中脑、小脑、视神经等等。

病灶的磁共振表现各期都有不同,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斑块多呈类圆形或卵圆形,呈现T1低信号,T2高信号,信号都不均匀,周围可见有水肿带称为“煎蛋征”,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或是环形强化。

多发性硬化强化的斑块儿容易见到不完全的环形的强化叫做开环征。长轴多垂直于侧脑室,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扫描没有强化。

活动性慢性斑块儿影像特点是上述两种斑块的复杂组合。鉴别的诊断包括弥漫性硬化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弥漫性硬化在脑白质区有大的,边界清楚的非对称性的脱髓鞘病灶,通过这一点就可以和多发性硬化很容易鉴别。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