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了解癔症

00:00
2:10

医生主讲实录

​癔症是一类神经症,它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它的发生和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本病和心理因素的联系可以表现为:

1.紧接心理社会刺激起病或发作。

症状可因暗示发生、加重、减轻或消失。症状的出现或持续,与摆脱困境或“继发得益”有关。

癔症这一病名由来已久,至少已有一干多年的历史。19世纪末,Freud明确提出癔症是一类心理疾病,起源于心理因素,并通过特定的心理机制产生症状。这一学说在医学领域影响极大,但迄今为止,对癔症的本质的争论并未结束。但是,可以确定癔症是一类疾病,它不是装病,也不同于属于人格障碍的癔症人格,也不至于和发生于许多其它疾病时的癔症症状相混淆。无病理基础或者是和病理生理规律不符的症状和体征,即所谓癔症症状,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有关资料表明,癔症多发生于青年期,罕见有40岁以后,首次发病的。其发病率为2%,女性远高于男性,而且与文化教育程度呈负相关,即文化水平越高的人群,发病率越低,城市发病率明显低于乡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