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肛管,其结构如何

00:00
2:43

医生主讲实录

肛管是消化道的末端,在直肠之下,其外口为肛门。肛管被内外括约肌和提肛肌所包绕,是连接直肠和肛门的肌性通道。平时管腔紧闭成前后纵裂,粪便通过时被扩张成管状,管径可达3~4cm。因肛管向下向后与直肠成90°-100°的角度,故肛管后壁比前壁稍长。肛管皮肤特殊,上部是移行上皮,下部是鳞状上皮,表面光滑色白,没有汗腺、皮脂腺和毛囊。

肛管有解剖学肛管和外科学肛管之分。解剖学肛管指齿状线至肛缘的部分,成人平均长2.5cm。外科学肛管指肛缘到肛管直肠环平面的部分,成人平均长4cm,Shafik则将外科肛管的上缘至齿线的肠端称为直肠颈,将解剖肛管称为固有肛管,此分界法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外科学肛管有4个界限:

1,肛门缘,平常也叫肛门口,是消化道最低的界限。

2,括约肌间沟,即肛白线,在肛门缘与齿线之间,距肛缘约1cm,正对内、外括约肌连接处。如将食指伸入肛管,可摸到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之间有一个凹陷的沟,即括约肌间沟。

3,齿线,在肛白线上方皮肤黏膜交界处,距肛缘约2.5cm有一环锯齿状的线叫齿线。齿线和肛白线之间表面光滑,光泽发亮,叫肛门梳。

4,肛管直肠线,在齿线上方约1.5cm。肛门指诊时所触及坚硬的肌肉环,上缘即是肛直线的位置。

肛管对肛门功能有重要作用,并容易发生一些疾病,因此肛管在肛肠病学上十分重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