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山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肿瘤科

免疫组化是抽血吗?专业解答来了!

在医学检测领域,免疫组化是一个常被提及的术语,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这个概念可能充满了神秘感。不少人在听到“免疫组化”这个词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疑问便是:这是不是就是简单的抽血检查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不过在此之前,让我们一起走进免疫组化的世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看看它究竟涉及哪些步骤和流程,而抽血又在这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免疫组化,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

免疫组化是抽血吗?

免疫组化不是通过抽血检查,而是使用组织标本进行检查。这些组织标本可以是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等,通过这些切片可以观察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情况。因此,与抽血检测不同,免疫组化是一种基于组织学的检查方法。

为什么进行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确定组织或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的位置、性质和相对数量,从而为医学研究和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在癌症诊断中,免疫组化可以用来鉴别肿瘤的来源和分化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如需进行免疫组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完成免疫组化后,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2、饮食清淡:在检查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和生冷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冰糕等,以免对身体造成刺激。

总之,免疫组化技术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医生提供了更为精准、全面的疾病信息,如有需要,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此项检查。

发布时间: 2024-05-16

友情参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妙手医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