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扎到骨头会怎么样

针灸扎到骨头一般会引起疼痛、感染、折针、关节活动不利、损伤神经。

1、疼痛:

骨头周围含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如果扎到骨头会引起疼痛感,可以通过冰敷的方式进行改善,如果疼痛比较严重,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吲哚美辛胶囊、布洛芬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缓解。

2、感染:

扎到骨头通常表示针灸的比较深,如果有出血的情况,在针灸后没有进行有效的护理,容易引起感染。如果感染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折针:

针灸扎到骨头通常表示偏离了针灸穴位,稍有不慎容易引起折针的情况,需要去正规的医院,在医生的操作下,用镊子将针取出。

4、关节活动不利:

如果骨头被针扎的比较严重,疼痛症状加剧,容易引起关节活动不利,使关节出现活动障碍。

5、损伤神经:

骨头周围的神经比较丰富,扎到骨头容易损伤周围的神经,导致神经损伤,可引起局部麻木。

针灸时应注意避免受凉,以免邪风侵入机体,影响身体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