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密度弥漫性减低是怎么回事

肝脏密度弥漫性减低多见于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这些疾病均可表现为肝脏密度弥漫性减低,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脂肪性肝病:

可能会出现肝细胞脂肪沉积,整个肝脏的密度就会因脂肪沉积于肝脏内,表现为肝脏密度弥漫性减低。此时可以进一步通过肝胆彩超的弹性检测评估是属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的脂肪肝,从而进一步明确病情,一般可通过使用护肝片、水飞蓟素胶囊、肌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一般可通过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分散片、泛昔洛韦片等药物治疗。

3、肝硬化:

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一般与饮酒、药物刺激、代谢障碍等原因有关,肝受到损伤后,在影像学上可表现为肝脏密度异常等情况,一般可通过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恩替卡韦分散片、复方鳖甲软肝片等药物治疗,严重时还可手术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能有其他原因,如肝癌等,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针对性处理或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