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一般是指灌肠术,灌肠术的危害通常有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肠黏膜受损、腹部疼痛、便血、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危害。

1、肠道菌群失衡:

灌肠术主要是治疗便秘、肠套叠、肠梗阻等疾病,主要是将药物从肛门注入肠道,如果频繁的进行灌肠术,可能会导致肠道中的有害菌增多,出现肠道菌群失衡的情况。选择灌肠术诊断和治疗疾病时,不可以频繁操作,以免导致身体出现不适。

2、肠黏膜受损:

在灌肠术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患者过于紧张,容易导致肠黏膜受损,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灌肠后需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尽量不要吃辣椒、生姜、大蒜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对肠黏膜造成刺激。

3、腹部疼痛:

如果肠黏膜受到损伤的情况比较严重,神经也会受到刺激,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感,若是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治疗。

4、便血:

操作不当还可能会导致局部血管破损,排便过程中会出现便血的情况,如果出血量比较多,可能会诱发贫血。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药物治疗,可以预防这种情况发生。

5、肛门括约肌松弛:

灌肠主要是将药物通过肛门注入体内,如果长期反复操作,肛门括约肌敏感度下降,还可能会出现松弛的情况。平时可以根据身体的状况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加括约肌的力量。

如果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症状持续发展,延误最佳治疗时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