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依据为行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发现患者室间隔增厚大于15mm或者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比值大于1.3且E/A比值<1。若患者心脏病变满足上述标准且伴有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下降、心律失常、胸腔积液、下肢水肿等表现,基本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当然临床中也经常使用心脏核磁共振、心肌核素显像、X线等检查方法为诊断提供相关证据。

对症用药建议: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使用的药物需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因此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艾司洛尔等)、非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氟桂利嗪、维拉帕米等)。但无需把这两类药物联合使用,以免过度抑制患者心脏功能。当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时尽量使用广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若出现心力衰竭时,不能使用洋地黄。

生活预防:

肥厚型心肌病是我国青少年及运动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这一类患者一旦确诊后应尽量避免在日常生活中的剧烈运动,尤其是竞技类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游泳、跳远等。但并不是说患者不能进行任何运动,进行一些比较轻缓的运动还是可以的,例如慢走、太极拳、瑜伽等,但一旦出现身体不适感应即刻停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