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会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长期便秘会导致患者出现肛周疾病以及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可以通过运动调理以及饮食调理来缓解便秘。

便秘的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一次。有的患者可突出地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或每日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难,粪便硬结如羊粪状,且数量很少。

长期便秘会导致患者出现以下情况:

一、肛周疾病,由于结肠肌层张力低下,可发生巨结肠症。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升高可引起或加重痔疮,强行排便时损伤肛管,可引起肛裂等其他肛周疾病。

二、心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可能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者可引起脑血管意外,还可引起动脉瘤或室壁瘤的破裂、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老年人过分用力排便时,可导致冠状动脉和脑血流的改变。由于脑血流量的降低,排便时可发生昏厥。

运动调理:坚持运动锻炼,如散步、走路等,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也可每日双手按摩腹部肌肉数次。

饮食调理:多吃润肠通便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等。另外,也要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和蔬菜、瓜果、豆类食物,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1500ml,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饭前饮一杯温开水,可有效预防便秘。

患者应积极治疗全身性及肛周疾病,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药品,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均有利于便秘防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