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小板低是指老年人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引起老年人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建议尽早到医院检查进行处理。

成年人血小板正常值为100~300×10^9/L,低于这个值就算血小板低,患者的凝血功能会降低,当身体出现出血的症状时,不容易快速止血。

引起老年人血小板数量减少的原因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老年患者多见,原因就是产生了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在外周血中过多破坏,同时这种自身抗体也会破坏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导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最终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的有再生障碍性的贫血以及急性白血病等,这两种疾病都会出现血小板降低的情况,容易造成病人出血的症状,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发生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老年人血小板减少以后就会出现出血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有出血点、瘀斑、内脏出血,可以出现呕血、黑便等。

因此,当老年人出现血小板低的情况,尤其是存在出血时,需要及时就诊于正规医院血液科,由医生完善相关检查,必要时需要输注血小板止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