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牙周病是一个宽泛概念,实际分为牙龈病和牙周炎。牙龈病是指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牙周炎是牙龈病的基础上逐步向牙周组织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炎症。在治疗上都要遵循清洁牙齿、药物治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原则,严重时需要拔牙。

治疗建议:

首先,我们要辨别是牙龈病还是牙周炎。牙龈病的特点就是发生在牙龈组织内,一般情况不侵犯深部的牙周组织,除了有炎症特性外,通常情况下还存在增生或者坏死现象。针对牙龈病,它的致病缘由大部分都是由于牙面上长期聚集牙菌斑导致,再加上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不良修复体、牙结石的推波助澜,会促使牙龈病的恶化。因此,治疗该病,一是要利用洁牙技术,彻底的祛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其他的诸如不良修复体等等类似的刺激因素也要进行修复;二是药物配合,若炎症较重,常用1~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碘制剂沟内上药等;三是务必操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牙周炎,危害非常大,可出现牙龈和牙槽骨的萎缩改变,发展至晚期时,还出现牙齿松动,咬合无力,反复牙周脓肿,因此务必重视。慢性牙周炎的病因与牙龈炎基本相同,主要为局部刺激因素,如菌斑,牙齿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如已到牙周炎的程度,一是控制菌斑,彻底清除牙石和菌斑,必要时做根面平整;二是对于一些牙周破坏严重的坏牙,确定无保留价值的,应尽早拔除;三是进行药物辅助治疗,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锉等;四是务必保持好口腔卫生。

其它注意事项:

大多数牙周病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炎症消退,病情得到控制,但存在复发的可能,因此,患者应定期复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