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概述:

骨折的急救原则概括来讲,包括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抢救休克,是指在外伤现场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处于休克状态,应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搬动,有条件的应立即输液、输血;包扎伤口,主要是针对开放性骨折的患者,通常采取局部加压包扎法控制伤口出血,如果合并有动脉损伤,通过加压包扎很难止血,可以采取止血带进行止血;妥善固定,用夹板固定骨折的肢体,避免骨折断端活动,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夹板,可使用树枝、棍棒进行固定,通过固定可以避免骨折在搬运中发生二次损伤,减少骨折断端活动,减轻病人痛苦,便于搬运;搬运病人,经初步处理,妥善固定后,应尽快地转运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就是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复位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康复治疗的基础,早期正确有效的复位是骨折愈合顺利的必要条件;固定是骨折复位后维持骨折对位对线稳定的过程,只有固定牢固,才能避免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少肌萎缩,防治骨质疏松,关节僵硬,从而达到骨折愈合。

骨折复位的原则:

骨折复位的原则有两种,一种是要达到解剖复位,另外一种要达到功能复位。解剖复位是把断裂移位的骨头放在和以前位置一模一样的地方,如骨折后骨头错开有2cm,或者是错位以后有1cm或者2cm,把骨折恢复到以前零错位,就叫做解剖复位,解剖复位是解剖学上或者是理想状态下的复位原则。另外一个原则是功能复位,功能复位是骨科医生经过手术操作或者手法操作,虽然没有达到完全的解剖复位,但是能恢复大部分功能,如骨折错开有3cm,复位有2cm,骨头复位能超过2/3,即有2/3的骨头恢复到以前位置,就能达到功能复位,是功能复位的标准,也是骨科医生治疗骨折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