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腱鞘囊肿,腱鞘巨细胞瘤来鉴别

最近接诊一位患者,发现她带着手套,一直捂着手腕,表情痛苦,便让她把手套摘了进行检查,发现她的手腕部位长了一个很大的疙瘩,问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说都开始好久了,刚开始不疼也没这么大,但是也不敢去查,她有一个同事也是这个部位长了个疙瘩,去医院查了之后说是腱鞘巨细胞瘤,所以害怕自己也是这个病。最近疼痛难忍,听了家人和朋友的劝说,赶紧来医院,经过检查之后诊断为腱鞘囊肿,经过治疗很快便好了。

所以对于一些疾病,作为患者,确实是不能很好的分辨出来,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上文中提到的两个疾病——腱鞘囊肿和腱鞘巨细胞瘤的鉴别。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两者的概念分别是什么,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可能与慢性损伤、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有关的一种良性囊肿,临床表现为病变处缓慢长大的肿块,多在腕背。而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起源于腱鞘和关节滑膜层的软组织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无痛质硬、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约0.5cm~5cm大小,肿块压迫经络时可出现局部疼痛、麻木及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手部,其次为足、踝、膝、髋等。

而对于其临床症状的区别,腱鞘囊肿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患处缓慢生长的囊肿,腕背、桡侧腕屈肌健及足背发病率最高,手指掌指关节及近指间关节也可见到。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时活动关节伴有酸胀感。当囊肿压迫神经时,可有局部肌肉萎缩等。而腱鞘巨细胞瘤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痛的、质硬的软组织肿块,可以存在很长时间,甚至可以数年没有变化。当压迫神经时,会出现疼痛及麻木、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病程较长。

在检查方面,则可以通过病变部位及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来进行区别,腱鞘囊肿的MRI可以区分出腱鞘囊肿与周围皮下脂肪和水肿,它对软组织病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清楚地显示肿胀的大小、范围和来源。腱鞘巨细胞瘤的MRI可显示病变的形态、信号特点、病变的范围,边界、关节内是否受侵等,可以弥补X线平片CT对软组织肿块的定性。与骨骼肌相比,在T1和T2加权像上,病变主要表现为低信号、等信号或混杂信号。

所以通过上述的表现就可以分辨出腱鞘囊肿和腱鞘巨细胞瘤,当然这些都需要在医生的诊断下进行。不管是出现哪种疾病,一旦发现都需要积极的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对于腱鞘囊肿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是在局部麻醉下用较粗的针头穿刺,尽量抽出胶状液,然后注入醋酸氢化可的松,加压包扎,手术治疗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整切下囊肿。而对于腱鞘巨细胞瘤,则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可以应用局部肿瘤切除术、局部肿瘤切除联合刮骨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