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腱鞘囊肿,需要与皮肤疖肿来鉴别

皮肤疖肿又称疖子、疖,属于临床常见的外科感染之一,一般初起为毛囊性的炎症丘疹,后逐渐增大,呈红色的硬性的结节,有疼痛或压痛。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袭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导致毛囊局部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病变。一般发病后,经1-3天左右,结节化脓,坏死,形成脓肿,中央有坏死的脓栓,脓栓破溃以后,排出脓液,脓栓和坏死组织,脓肿消退,7-14天内行成瘢痕,痊愈。一般常发生在皮肤裸露和摩擦处,如头面部、颈后、背部、臀部、腋下等部位。疖肿在形成的过程中往往有剧烈的搏动性跳痛,尤其如果疖肿长在下颌、前额、鼻子等皮肤组织致密、张力较高的部位,会更加疼痛。有的患者会合并有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发生在面部的疖,尤其是鼻孔和上唇处的皮损,因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网,若处理不当,或胡乱挤压会使细菌随血液进入颅脑,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则病情十分危险。

腱鞘囊肿病人发病部位会出现边界清楚且外形光滑的圆形肿块。一般不会出现粘连的情况。而且大多数人所出现的囊肿肿块比较坚韧,少部分人的囊肿则较为柔软,但一般都存在囊性感。因为囊肿的根基比较固定,所以基本不存在活动性,是一个体表能够见到或者是摸到的包块,它是比较固定的,通常没有压痛。

疖肿最初可表现为局部红色小结节,可伴有疼痛感,随着病情发展,疖肿可逐渐增大,呈锥形,数日后结节可变软,中心出现黄白色脓栓。之后疖肿范围扩大,脓栓在几日后脱落,排出脓液,炎症可逐渐痊愈。

腱鞘囊肿的查体通过触诊肿块,看是否触发疼痛或远端的发凉、麻木,判断囊肿的体积,是否压迫周围的血管或者神经。

囊壁由致密的结缔纤维组织构成,内容物为透明的、胶状的、黏稠的粘液,可确诊腱鞘囊肿。皮肤疖肿要根据情况,可能会在患处取脓液,直接涂片送化验室做革兰染色然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来确诊。

腱鞘囊肿的患者如果不想做手术,或囊肿体积较小,没有明显疼痛、肿胀等不适,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观察随访即可,每半年复查一次彩超,轻度的不适可以外敷膏药。如果患者手腕囊肿产生了疼痛或肿胀的感觉,而且囊肿较大,建议手术切除,切除时要将与关节囊相连的蒂部进行缝合,避免缺损。如果患者不想做手术,也可以给与囊肿局部加压,把囊肿挤破,可以缓解疼痛,使囊肿暂时消失,但后期囊肿会有再次复发的可能性,也可以建议患者佩戴护腕。对于囊肿体积较大的,影响外观,有明显疼痛,甚至出现手指麻木,建议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时一定要注意完整地切除囊壁,避免残留,腕关节囊肿多由于蒂部与关节腔相通,需要找到关节囊薄弱区,加以缝合加固。

而在疖子初起时,应及时进行热敷。可以用75%的酒精来消毒周围的皮肤,以便于局限化疖子,防止感染扩散到附近的毛囊。当疖子形成时,可外敷10%鱼石软膏或夫西地酸软膏等消炎药膏外敷。若疖子成熟、柔软、波动,则可以对其切割和排出。排出脓液后,可使用复方新霉素软膏治疗。但对于外耳道、鼻、上唇的疖子不能切开,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