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是什么细菌引起的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称为细菌性结膜炎,常见的有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以及慢性结膜炎。

超急性的细菌性结膜炎由奈瑟菌属细菌,如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引起,其特征是潜伏期短,10小时到三天不等。病情进展迅速,结膜充血水肿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约有15%到40%的患者可迅速引起角膜浑浊,浸润周边和中央角膜溃疡,如果治疗不及时,几天后可发生角膜穿孔严重威胁视力。

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又称为红眼病,多有对眼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双眼可同时或相隔一到两天发病,潜伏期一到三天,发病三到四天炎症最严重,以后逐渐减轻,病程一般少于三周。

慢性细菌性结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摩拉克菌感染引起,慢性结膜炎进展缓慢,持续时间长。可单侧或双侧发病,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眼痒、烧灼感、酸涩感、眼刺痛、视疲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