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概述:

香薷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一种发散风寒类的中药,其药性辛、微温,归于肺、脾、胃经,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香薷主要用于阴暑的病症,如头痛无汗、呕吐、腹泻等;此外,还可以用于水肿、脚气浮肿等病症。

临床应用以及使用注意:

在临床上,常使用香薷来治疗以下几种病症:

1、香薷可以用于阴暑证。此药气味芳香,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化湿和中,是暑天解表的要药,尤其适用于夏季乘凉阴冷,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阴暑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呕吐腹泻等,可以配伍扁豆、厚朴等药物一同使用,如香薷散。

2、香薷还可以用于水肿、脚气等病症。此药具有发越阳气、利水消肿的功效,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的患者。在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脚气浮肿的患者时,可以单独使用香薷煎汤服用,或者是配伍白术来使用,如薷术丸。

使用注意:香薷辛温发汗之力比较强,所以表虚有汗以及暑热的患者不能使用;此外,要注意使用香薷时,发表剂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利水退肿量宜稍大,且需要浓煎。

现代应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香薷具有发汗解热、镇静、镇痛、抗菌、利尿、抗病毒以及增强免疫等作用,此外,还能够刺激消化腺分泌以及胃肠蠕动。

现代应用香薷配伍其他药物,可以治疗小儿夏季热、夏季胃肠型感冒、小儿疱疹性咽炎等疾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