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骨折的临床表现

足部骨折主要指发生于足部距骨、跟骨、跖骨及趾骨部位的骨折:

1.距骨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功能障碍,被动活动踝关节时距骨疼痛剧烈,明显移位或脱位时则出现畸形。

2.跟骨骨折时除足跟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外,可出现瘀血斑,多见于跟骨内侧及足底。严重者足跟部横径增宽,足弓变平,足部变长。从高处坠下时,若冲击力量大,足跟部先着地,脊柱前屈,引起脊椎压缩性骨折或脱位,甚至冲击力沿脊柱上传,引起颅底骨折和颅脑损伤,所以诊断跟骨骨折时,应常规询问和检查脊柱和颅脑的情况。

3.跖骨、趾骨骨折时前半足或趾骨部位肿胀、疼痛明显。第5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的诊断应与跖骨基底骨骺未闭合、腓骨长肌腱的籽骨相鉴别,后两者压痛肿胀不明显,骨片光滑规则,且为双侧性。跖骨颈疲劳骨折最初为前足痛,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2-3周后在局部可摸到有骨隆凸。由于没有明显的暴力外伤史,易被误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