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壁上的缺损或者是薄弱点突出,并在局部形成一个隆起性的包块,肿块体积的大小可随腹内压的增高及其降低可出现大小不同的变化,患者平卧休息时肿块多可以还纳进入腹腔,当患者站立活动,咳嗽,便秘及从事重力体力活动时,肿块可再次出现。

治疗建议:

腹外疝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婴幼儿的疝气如年龄小于两周岁,可以观察,因为两周岁以后随着腹壁肌肉的加强,有自愈的可能,如果两周岁以后的仍然未能自愈,应该选择手术治疗,小孩的疝气手术治疗,多以疝囊高位结扎为主,一般不需要修补。

未成年人的疝修补手术多行张力性疝修补手术,但是传统的张力性疝修补术,术后刀口牵扯感明显,复发率较高,故这种手术方式在成年人中已较少使用。

成年人的疝修补多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术后刀口牵扯疼痛感差,复发率较张力性修补低,是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可以分为开放式和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腹腔镜疝修补就是微创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但是花费较高。

术后注意:

腹外疝术后应注意避免重体力劳动,尤其是术后6个月内,避免长期便秘,咳嗽等等,及时换药,避免刀口感染。必要时扎疝气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