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怎样治疗最好?

低血压的概述: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是指因为变换体位时引起的血压突然下降,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出现相关一些症状。比如眩晕,晕厥,甚至出现视力模糊,周身无力等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治疗,一般对因治疗是最好的治疗。如果病人属于原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因为更换体位不当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建议减慢更换体位的速度,动作缓慢。比如从躺着的体位想站立,可以想坐起,身体适应后,再站立,逐步进行,就能有效减轻体位性低血压。

如果病人属于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有基础疾病,比如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疾病都能引起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就能有效减轻体位性低血压了。

对症用药处置:

如果病人是因为长期卧床等原因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一般可以通过减慢动作,适当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给予胆碱能受体激动药物,地塞米松,补中益气丸,生脉饮。其它治疗有三磷腺苷,辅酶Q10,维生素B族等都可以适当服用。

如果病人是因为服用某些特殊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比如口服α受体阻断剂,如果服用不当就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在服用α受体阻断剂时,一定要按照要求服用,一般建议睡觉之前服用,或者在服用药物以后,一定要再卧床休息半个小时,最好采取平卧位,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生活常识:

平时注意合理饮食,营养均衡,避免偏食厌食,也不要饥饱无度,避免喝酒。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增加抗病能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症状明显者可以穿弹力长袜,使用紧身腰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