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感染科

感染狂犬病的伤口该如何处理

我曾遇到一位患者,他因为被流浪狗咬伤而来到我的诊室。伤口位于小腿前部,呈现为一条长约5厘米的撕裂伤,伴有少量出血和周围组织的红肿。

患者表现出极度的恐慌和焦虑,担心自己可能感染了狂犬病。我告诉他,被动物咬伤后,确实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但不必过度恐慌。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传播。其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唾液中,当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后,会在神经系统中繁殖并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

为了确认伤口的情况并评估感染风险,我首先对患者的伤口进行了仔细检查。伤口较深,且呈现为撕裂状,这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同时,患者描述咬伤他的狗行为异常,这进一步提高了狂犬病感染的可能性。

基于伤口情况和患者描述,我立即为患者进行了以下处理:

1、伤口的清洗和消毒是第一步。我使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对伤口进行至少15分钟的清洗。这个时间并非随意,而是基于病毒在伤口表面停留的时间以及肥皂水能有效去除病毒所需的时长。

2、消毒步骤。在清洗完毕后,我使用医用酒精或碘伏对伤口进行了消毒。这一步是为了杀死可能残留在伤口内的病毒和细菌。要使用足够的消毒剂,确保伤口及其周围区域都被充分覆盖。

3、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他告诉我,狂犬疫苗的接种需要按照特定的时间表和剂量进行,通常需要在咬伤事件发生后尽快开始接种,并持续数周。

具体来说,一般需要在咬伤后的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接种一针疫苗。

这样的接种方案是基于疫苗在人体内产生免疫力的时间和病毒在体内复制的速度而设计的。在接种狂犬疫苗期间,我还提醒患者要注意观察和记录自己的身体状况。

我建议患者每天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疼痛或抽搐等狂犬病早期症状。同时,我也强调了休息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以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发布时间: 2024-03-28

友情参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妙手医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