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出血的特点

概述:

胆道出血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相较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而言,胆道出血量较少,一次出血量约在200~300ml,故很少引起休克。由于出血量少,出血速度缓,出血部位较低,临床的胆道出血一般表现为便血。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后,出血可暂时停止,但是会周期性复发,一般间隔1~2周,这是胆道出血的一个重要特点。

病因:

引起胆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①局部肝脏组织的慢性感染导致肝内毛细胆管或胆小管发生脓肿,一旦脓肿破裂累及门静脉或肝动脉,就会有大量血液从胆道流入十二指肠,患者便出现便血或呕血症状。②外伤引起肝实质破裂可引起胆道出血。③肝组织中的肝癌或肝血管瘤破裂也会引起胆道出血。

治疗:

应根据胆道出血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感染性病变导致的胆道出血,一般应用抗感染药物和止血药,如静滴抗生素和静脉注射维生素K1、纤维蛋白原等。应用上述治疗后,出血多可停止。若反复出血,应进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查明出血部位,同时可以用明胶海绵等材料进行栓塞止血,若状况没有改善则采取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案视情况而定,可行肝叶切除术、结扎病变动脉等。对于肿瘤引起的胆道出血,则首选手术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