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脱落通常是患者本身存在药物过敏性口炎等疾病所导致的,一般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过敏性口炎又称药物性口炎,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使过敏体质者发生超敏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可单独发于口腔黏膜,也可伴有皮肤病损。早期症状为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或出现红斑和水疱等。由于药物不断吸收,症状逐渐加重并形成黏膜溃烂。多伴有淋巴结肿胀压痛,陈旧性损害可遗留黑褐色色素沉着。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之后可能建议患者做斑贴试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确定致敏物质,以明确诊断。

明确为药物过敏性口炎后需要积极治疗,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可以适当给予抗组胺药减少各种过敏症状,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病情严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

治疗期间建议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