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致热源如何导致发热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分为外源性致热源和内源性致热源两大类。

其中,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颤),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建议患者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以后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检查明确病情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要耽误病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