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临床上以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左心衰竭之后可继发右心衰竭,最终使全心衰竭。

治疗原则:

慢性心衰的治疗应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患者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为此,慢性心衰的治疗必须从长计议,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其基本目标是减轻或消除体循环、肺循环淤血和水肿,增加每搏输出量和心排血量,改善心功能。最终目标不仅要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要阻止心室重塑和心衰进展,提高生存率。应而治疗上不仅需要改善心衰的血流动力学,还要阻断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不良效应。治疗原则为利尿,扩血管,强心,并使用神经内分泌阻滞药。

治疗措施:

1.病因治疗:针对可能引起心脏功能受损的疾病以积极治疗,例如积极控制高血压,积极治疗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同时应消除诱因,如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以及贫血等。

2.一般治疗:控制重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减轻心脏的负荷,可根据病情不同以适当运动,以不疲劳为原则。同时应控制钠盐的摄入。

3.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具体用药应根据病情需要及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而定。

4.手术治疗:对因扩张性心肌病、晚期缺血性心肌病引起不可逆的慢性心衰,唯一可选择的办法就是心脏移植,但因目前我国条件受限,尚无普遍开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