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概述:

肠炎是指急性或慢性肠壁黏膜的炎症性病变。通常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长期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等症状。严重可出现出血、穿孔、中毒性肠扩张、息肉增生或癌变等。一般可进行血常规检查、便常规检查、病原体检查、X线钡剂检查、内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同时可结合病史和症状初步判断,实验室检查病原体进行确诊。

具体确诊方式:

1、X线钡剂检查: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临床静止期可做钡灌肠检查,以判断近端结肠病变,需排除克隆病者宜再做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气钡双重对比法更易发现黏膜浅表病变。

2、内镜检查:临床上多数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很有价值,对于慢性或疑为全结肠患者,可以做全结肠镜检查。一般不做清洁灌肠,急性期重型者应列为禁忌,以防穿孔。

肠炎的治疗:

1、抗菌治疗: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

2、对症治疗:使用减少肠道蠕动和分泌性的药物。止痛及止泻可小量应用阿托品、颠茄、溴丙胺太林,可以应用氯丙嗪,有镇静作用,抑制肠黏膜过度分泌。

3、其他治疗:补充液体及纠正电解质和酸中毒。轻度脱水而且呕吐不重者,可口服补液。脱水或呕吐较重者,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等渗碳酸氢钠和氯化钾溶液以及葡萄糖。

患者要注意上述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