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肠梗阻

概述:

肠梗阻在中医学上属于“关格”范畴,中医治疗肠梗阻主要是缓解症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并积极预防感染,在临床上主要起辅助治疗作用。具体的治疗方式有中药口服、外治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颠簸疗法等。

口服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证型来选择,比如痞结证,治法为通里攻下、行气止痛,可使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瘀结证,治法为活血化瘀、通里攻下,可使用桃仁承气汤加减等。

外治法主要是使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

针灸疗法:

常以中脘、天枢、内庭、足三里等为主穴,如果呕吐严重的患者可加上脘穴,腹胀严重的患者可加大肠俞穴,发热的患者可加曲池穴,腹痛明显的患者可加内关穴、气海穴等。通常使用重刺激手法、留针半小时至1小时。

推拿疗法:

主要适用于肠扭转导致的梗阻,让患者仰卧于床上,在腹部涂上滑石粉,然后经剑突向右下腹的方向轻柔的抚摸3分钟左右,然后再绕腹周推拿。病变部位不同,操作方法略有差异,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来进行。

颠簸疗法:

适用于早期的肠梗阻,有一定效果。让患者取膝肘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然后由专业的医生两手合抱患者腹下,抬起后突然放松手,不能完全放开手,反复几次,逐渐加重颠簸。如果在颠簸后没有便意,可针刺天枢穴、足三里等穴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