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压疮可导致患者骶尾部出现红斑、水肿、水疱、渗出、糜烂、结痂等症状。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由于骶尾部皮肤软组织相对较少,骨骼突出明显,在重力作用下就会导致出现压疮,可导致患者骶尾部发生颜色改变,出现红斑,按压变色部位不会变白,还会出现水肿、水疱等,水疱破溃会导致液体渗出、糜烂,伴有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结痂现象,有些患者症状加重会导致伤口周围出现坏死组织或腐肉,形成窦道,严重者可引发感染,导致败血症。

出现骶尾部压疮需要积极治疗,可以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涂于患处,并用无菌辅料覆盖创面,疼痛明显时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片等,必要时通过手术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帮助伤口愈合。

日常生活中要预防压疮,可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小便后及时清理,更换宽松柔软的衣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