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怎么引起的

概述:

痤疮,中医称为酒刺、肺风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感染性炎症。近年来痤疮的流行性调查发现,12-24岁的青少年发病率达85%,而25-34岁的青年发病率达8%,痤疮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痤疮给人们的生活,甚至心理都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

痤疮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目前现代医学认为痤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目前公认的参与痤疮发病的因素包括: 毛囊口的角化过度、皮脂腺分泌皮脂增加、细菌( 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 在毛囊内定植、由微生物抗原和细胞信号诱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另外,还与遗传及心理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一般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寻常型痤疮,其主要表现在头面部、上胸背部,主要表现为炎性丘疹、皮脂溢出增多和粉刺,也可出现脓疱、囊肿、结节,常有多种皮损并存。粉刺是毛囊过度角化形成的皮损,包括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两种类型。病程呈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 ,青春期后逐渐缓解自愈。但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不痛不痒。

治疗建议:

1.针对1级痤疮患者,可采取局部治疗,首选外用的维A酸类制剂,如阿达帕林凝胶,但是要注意这个药只能晚上用;

2.针对2级痤疮患者,应联合外用阿达帕林凝胶及过氧苯甲酰凝胶或者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联合口服抗生素药物;

3.针对3级痤疮患者,临床上常常采取联合治疗手段,口服抗生素联合外用维A酸类药物和/或过氧化苯甲酰为首选。

4.针对4级痤疮患者,建议患者口服异维A酸药物,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对于炎性丘疹和脓疱较多的患者,也可先采取抗生素联合外涂过氧苯甲酰凝胶,待皮损明显改善后再改用口服药物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