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的病变部位首先在肺,然后疾病科累及脾、心和肾。

肺胀,属肺病。常继发于肺咳、哮病等之后,因肺气长期壅滞,肺叶恒久膨胀、不能敛降,而胀廓充胸。以胸中胀闷、咳嗽咳痰、气短而喘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可见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合并感染等疾患。

一、肺胀病因: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喘息、久咳、慢性肺系疾病所引起。肺胀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而致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

1、气虚气滞:咳喘日久,损伤肺气,如果反复发作,由肺及肾;肺不能够主气而发生气滞,肾不纳气而出现气郁,以导致清气难入,淤气难出,逆于胸中,从而发生本症状。

2、水停痰凝:主要病因是肺肾的阳气不足,水停痰凝,上停于肺部而成为本病。

3、正虚血淤:咳喘日久,不仅损伤肺气,而且因为气虚无力运血,从而导致血淤产生。总之,本症状位在于肺,影响脾肾,后期及心。

二、肺胀的治疗:根据标本虚实,分别选用祛邪扶正是本病的治疗原则。一般感邪时偏于邪实,侧重祛邪为主,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辛温、辛凉),降气化痰(温化、清化),温阳利水(通阳、淡渗),活血化瘀,甚或开窍、熄风、止血等法。平时偏于正虚,侧重以扶正为主,根据脏腑阴阳的不同,分别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祛邪与扶正只有主次之分,一般相辅为用。根据中医大夫辩证后可服用:小青龙汤、越婢加半夏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桂枝茯苓丸、涤痰汤合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中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