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心力衰竭失代偿就是指心脏已无法通过自身的代偿作用维持心脏的基本射血量。由于心脏射血能力的不足,可以导致外周组织灌注不足或器官循环淤血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而言,在疾病的早期心脏可以通过病理变化、增快心率等措施尽量维持心脏的搏出量,以此来满足机体的循环需求。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心肌细胞死亡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种代偿功能逐渐不能满足人体循环的需求。因此患者就发展为心衰失代偿,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例如下肢水肿、呼吸困难、肝脾肿大、颈静脉怒张、腹腔积液等。

对症用药建议:

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例如呋塞米、布美他尼、氢氯噻嗪、螺内酯、依普利酮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如氯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例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β受体阻滞剂,例如阿替洛尔、拉贝洛尔、普萘洛尔、比索洛尔等。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例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等。强心类药物,例如洋地黄等。营养心肌的药物,例如曲美他嗪等。

饮食注意:

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养成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勿暴饮暴食。心衰患者必须严格限制自身的钠盐摄入量,患者每天摄入的钠盐量最好控制在5g以内。高盐饮食会加重心衰患者的病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