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血压太高咋办?

  1、发生机制
  血压呈现昼夜节律,白天较高,到深夜降至最低水平,晨起后血压再从低水平急剧上升,这一血压晨峰的发生与神经体液因素有关。①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健康人清醒并开始活动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迅速增强,血浆中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水平显著升高,心率加快、心搏量加大、心输出量增加。在已经存在阻力小动脉重构和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的高血压患者中,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迅速增强引起周围血管阻力显著增大,因此较多的高血压患者晨起血压急剧升高。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浆肾素活性经上午的峰值后逐渐下降,于下午4时降到最低,继而逐渐升高,持续整夜,到第二天上午8时再次达到峰值。血浆醛固酮水平与血浆肾素活性水平的昼夜节律相似,即在早晨想起来时达峰值。可通过扩大血容量,促进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等机制,显著升高血压。③血浆皮质醇也于清晨达到高峰,增加了冠状动脉及动脉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④血液流变学变化:晨间血小板易于聚集,血液黏度增高,可以通过增加外周阻力,也可以通过血浆肾素活性升高等环节使血压升高。⑤清晨时段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也可能是清晨血压变异较大的原因之一。
  2、临床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血压晨峰现象与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发现,在每天24h内心血管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脑血管意外等)的发生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心脑血管事件夜间发生率最低,而每日上午6:00~10:00发生最高,频度占全天的35%~40%左右,即血压的晨峰现象在触发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3、药物治疗
  由于血压晨峰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清晨时段血压上升速度与幅度,抑制血压的晨峰现象。治疗可采取以下策略:
  1、晚上服用降压药物。这一方法有助于在次日清晨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与降压效果,但其缺点是有可能导致患者夜间血压下降过多。故适用于夜间血压较日间下降10%~20%的高血压患者。
  
  2、清晨起床前服用降压药物。由于清晨血压的迅速升高主要出现在起床并恢复直立体位后,因此对于血压晨峰较大的患者,可以在觉醒后立即服药,待药物开始发挥作用后再起床活动(其时间间隔取决于所用降压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但该方法可能会给患者(尤其是上班族)带来诸多不便。
  3、选用长效降压药。目前许多所谓“长效”的降压药物有效时间并不能真正覆盖24h,其后果是在下一次服药前数小时内药物的活性水平或降压效果明显减弱,难以有效抑制血压晨峰。因此,在选用长效降压药物时,还应考虑此类药物的半衰期和患者自身情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