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切除并发症的处理

(一)出血
根据发生时间和不同原因分即刻或早期出血和迟发性出血。即刻出血是在术中或息肉摘下后立即在内镜下见残端出血。早期出血是息肉摘除后24h内出血,它们的发生原因相同。迟发性出血是指息肉摘除结束24h以后发生的出血,常见3~7d。
1.即刻或早期出血
主要是由于下列原因引起:①未通电勒断造成机械性切割,主要是助手和手术者之间配合不默契,视野不清楚,助手收紧套圈时过快,用力过度,手术者尚未通电即割下,尤其容易发生在细蒂息肉;②电流功率选择过大,未起到凝固作用即割下息肉;③电流类型选择不当,过多使用电切电流造成凝固不足;④粗蒂息肉,一般中心有效粗血管,切割时未进行电凝和电切交替反复使用,使中心血管未达充分凝固。
2.迟发性出血
由于息肉摘除后残端灼伤焦痂形成,焦痂在日后脱落形成溃疡。在焦痂脱落时凝血不完全会引起出血。主要由于①电流功率选择过弱,电凝时间过长造成电凝过度,残端创面过大、过深;②因高血压动脉硬化或有凝血功能障碍者,焦痂脱落时,血管内血栓形成不完全,易引起迟发性出血;③术后活动过度,大便干结引起焦痂过早脱落造成创面出血。
3.处理
息肉摘除后仅有少量渗血一般可不作处理,如出血较多,无论是即刻、早期或迟发性出血均可使用内镜下止血的各种措施。出血量少可用药物喷洒、电凝、激光、微波等;如出血量多,尤其是动脉出血应使用硬化剂或血管收缩剂注射,或用金属止血夹钳夹止血。应补充血容量,静脉内使用止血药物和垂体后叶素等药物。如上述止血措施失败应进行外科手术止血。
(二)穿孔
穿孔可发生在即刻,也可在摘除后1~3d。后者因灼伤过深,在焦痂脱落时出现穿孔症状。主要由于①圈套切割部距肠壁太近,通电时未将息肉向腔内提拉形成天幕状;②邻近正常黏膜一起被圈入或圈套钢丝未收紧与周围肠壁有接触,息肉未悬于肠腔中,与周围肠壁接触点小,在通电时均可造成接触点穿孔;③无蒂息肉,体积较大,电流选择过弱,通电时间过长,使残端的灼伤过深,往往引起术后l~3d内穿孔;④通电时胃肠蠕动,使圈套钢丝损伤肠壁造成穿孔。
一旦穿孔发生在腹腔内,应尽早手术治疗,否则会因感染、败血症、休克导致死亡或其他后遗症。根据穿孔部位、大小、形态来决定做修补、局部切除或造瘘术。
(三)灼伤、浆膜炎
这是一种程度较轻的并发症,大部分患者无症状,只是内镜下见到邻近黏膜有白色灼伤溃疡,发生原因是摘除时息肉与周围肠壁有接触。一般无需处理便能自愈。如灼伤过深,或息肉摘除时切割点太近肠壁,电凝通电时间过长造成灼伤过深可引起浆膜炎,患者出现术后数天内腹痛,检查时局部有压痛、反跳痛,甚至有肌紧张。但未穿孔,X线透视反复多次无膈下游离气体,肝浊音界不消失。这些特点很重要,因浆膜炎仅需保守治疗便会缓解自愈,无需手术治疗。
(四)气体爆炸
气体爆炸是大肠内做电外科手术时特有的严重甚至是致命性并发症。因为正常情况下大肠内含有少量氢气、甲烷气等可燃性气体,若进食过多豆类食物则产气可能增加。若氢气、甲烷气的浓度达到或超过爆炸界限1.784mmol/L(4vol%)时,则做电外科手术时就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在做大肠息肉切除的电外科手术时许多作者强调要输入惰性气体以防止爆炸。但国内至今有数万例的息肉切除术均不用惰性气体,未有爆炸报道。实践证明,只要彻底清洁肠道,做电外科使用空气反复置换肠内气体同样是安全的。因甘露醇进入肠道后可被细菌分解产生氢和甲烷气体,增加了这类气体的浓度。所以,在无输入惰性气体设备,需做内镜下大肠电外科手术时,应该禁忌用甘露醇做肠道准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