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胃肠湿热为中医病症名词,指由于恣食肥甘油腻、辛辣之品等,以致脾胃运化失常,化湿生热,湿热蕴阻肌肤所表现出来的皮肤疾病、脘腹痞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这一类病证,患者会出现恶心、肚子痛、舌苔黄而黏腻、皮肤发黄等症状。

胃肠湿热病因:

经常食用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胃肠湿热临床表现:

1、呕吐物中含有酸水。

2、恶心、肚子痛,粪便呈现黄褐色,伴有恶臭。

3、情绪不稳定,烦躁。

4、舌苔黄而黏腻。

5、身体疲倦。

6、小便较黄。

7、皮肤发黄如橘皮。

8、口腔伴有口臭。

9、皮损为潮红斑块,糜烂,渗出液,伴口苦,小便短赤。

10、粉刺,多出现于颜面、胸背部,偶尔伴有脓包,伴有口臭、便秘。

胃肠湿热治疗:

治疗原则是清热除湿,一般采用食疗:1、萝卜:消食、清热毒,可生吃、亦可做萝卜汤。适用于肠胃湿热、消化性溃疡、食欲不振患者。2、薏米:祛湿消肿,可治湿痹,利肠胃。3、木棉花:味甘淡,性凉,清热利湿,临床多用于痢疾,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4、白扁豆:消暑,暖脾胃,除湿热。5、玉米:性平味甘,利尿消肿,平肝利胆,调中开胃,益肺宁心,多食用玉米可明目。6、绿豆芽:解除全身热毒,西方普遍认为肥胖人群可食用。胃肠湿热注意事项:忌食油腻、辛辣刺激之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